皮蠅蛆病(傷口蛆)是由多種蠅類的幼蟲(蛆)所引起的一種疾病。其特征是在傷口和皮膚、黏膜的皺褶中集聚大量的蛆,引起羊的不安。主要見于放牧的羊,公羊受害更為嚴重。
一、病原
主要為華麗沃蠅,這種蠅子很像常見的麻蠅。
二、診斷要點
癥狀與蛆的寄生部位有關,寄生部位又因羊的性別、年齡而不同。①公羊:寄生于包皮內部和頭部皮膚皺褶的深部。蠅蛆引起羊瘙癢不安,數目多時可使包皮腐爛、壞死,龜頭發炎,排尿困難。②母羊、羔羊:常見于肛門和尾根部被稀糞或尿液污染的情況下,母羊有時見于陰道前庭的皺褶凹陷中,引起陰唇腫脹;陰蒂部的黏膜呈暗紅色,由于發生腫脹,常從陰門中向外突出。除了天然孔以外,蛆還可以寄生在傷口內,例如斷尾傷、去勢傷、剪毛傷、患腐蹄病的蹄子、腿部以及患乳房炎的乳房等。寄生在傷口內的蛆,能夠繼續損傷和破壞健康組織。有時繼發細菌感染,使傷口長期不能愈合。
三、防治
①預防:對各種傷口加強治療和護理,防止蠅子騷擾和產幼蟲。將清理出的蛆放到強烈的消毒液中殺死,以防繼續發育為成蟲,擴大危害。
②治療:用鑷子或銳匙除去蠅蛆和腐爛組織,用3%~5%來蘇兒或石炭酸溶液沖洗干凈,最后用脫脂棉蘸上松節油、四氯化碳或碘溶液填塞傷口。對于包皮腔或陰道前庭也可以用來蘇兒液治療,但濃度應該降低一些。從傷口除去的蠅蛆應加以深埋或焚毀,以免變為成蟲。也可給傷口涂擦薄荷油,可使蠅蛆從傷口迅速掉下,1小時以后即完全無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