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羊病  山羊  羊肉  肉羊  綿羊  養羊  種羊  波爾山羊  奶山羊  技術 

小尾寒羊鏈球菌和變形桿菌混合感染病癥的治療預防

   日期:2016-07-13     瀏覽:1206    
1 流行情況

本縣某養羊戶從山東省某縣購未齒小尾寒羊51只,經連續72 h的長途運輸后到達本縣,當時死亡3只,余48只。一周后其他羊只開始陸續發病,一月后發病羊只達37只,發病率達77.08%,共死亡5只,死亡率10.42%。調入羊只當時主要飼草為玉米秸稈和極少量的苜蓿粉。畜主飼養管理不當,飼養粗放。病羊先后用過青霉素、鏈霉素、安痛定、磺胺嘧啶、抗病毒注射液等藥物進行過治療,但效果不明顯。

2 臨床癥狀


病羊精神沉郁,飲、食欲不振,拉稀,反芻減弱或停止。隨之出現咳嗽,呈斷續或連續不斷,驅趕時咳嗽加重呈喘息狀,且咳嗽羊只逐漸增多。前期從鼻孔中流出淡灰白色鼻液,漸呈稀薄膿汁,后期流出淡黃色黏稠膿汁。病羊逐漸消瘦,發燒。共檢查病羊6只,測溫后體溫在40.1~41.8℃之間,聽診呼吸音粗厲,有濁音和摩擦音,呼吸加快,呼吸頻數達32~50次/min。心跳加快,心率90~122次/min。瘤胃蠕動弛緩,腸蠕動音減弱。

3 病理變化

尸體消瘦。肝臟輕度腫脹,呈土黃色、質脆、邊緣鈍圓,膽囊空虛。脾臟腫脹,表面有出血點。腎臟極度腫脹,呈土黃色,近圓形,包膜不易剝離。肺臟呈大面積化膿性支氣管肺炎病變,尤以尖葉、心葉和膈葉下部嚴重。有的表面有大量棗粒大的膿腫灶;有的肺表面有膿性纖維素性滲出物,肺胸膜增厚、粗糙,并與胸壁相粘連;有的在肺臟形成膿腔,內有膿汁或干酪樣凝固物;病變部堅實,呈灰紅、灰白或暗紅色的肺組織相互間雜,切面有膿性病灶,擠壓后從細支氣管內流出膿性分泌物;膿汁呈淡青色,惡臭;肺局部未化膿部位腫脹、充血,切面多汁。胸腔有少量淡紅色積液。心包有纖維素性滲出物,心外膜有絨毛狀纖維素樣物粘附,有的病例在心耳內也充滿膿汁。腸系膜淋巴結水腫,切面多汁。腸壁變薄。

4 實驗室診斷

4.1 涂片鏡檢 取病死羊的心、肺、肝、脾、腎、淋巴結和膿汁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到2種菌,一種為單個或成對或短鏈狀排列的陽性球菌;一種為短桿狀或球桿狀陰性菌。

4.2 分離培養 無菌采取上述病料分別接種于普通肉湯、普通瓊脂和鮮血瓊脂上,37℃培養24~48h。普通肉湯渾濁,發出腐臭味。普通瓊脂培養基上長出灰白色、呈遷徙樣、薄膜狀菌落和散在、針尖大的白色細小菌落。鮮血瓊脂培養基上的菌落顏色同普通瓊脂,但生長更豐盛,菌落周圍出現溶血現象。將鮮血瓊脂培養基上的菌落劃線接種于疊氮鈉鮮血瓊脂培養基上,37℃培養48 h后長出灰白色隆起的小菌落,涂片鏡檢菌體一致,為革蘭氏陽性、呈短鏈或長鏈狀球菌(1株)。劃線接種于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上,37℃培養24 h長出半透明、無色的菌落;將此菌落再劃線接種于含6%瓊脂的普通瓊脂培養基上,長出單個、稍隆起的灰白色菌落,涂片鏡檢菌體一致,為革蘭氏陰性、呈球桿狀、細桿狀或呈細而彎曲的多形性菌(2株)。

4.3 生化反應 1株菌在綿羊鮮血瓊脂上呈β型溶血;在10℃和45℃條件下不生長,在pH 9.6的條件下不生長,0.1%美藍牛乳、6.5%氯化鈉肉浸液和40%膽汁肉浸液培養基中不生長;馬尿酸鈉水解陰性;能發酵葡萄糖、蔗糖、乳糖、山梨醇,不發酵甘露醇、菊糖、阿拉伯糖。符合鏈球菌的特性。2株菌?M.R?、H?2S、動力試驗、明膠液化、檸檬酸鹽利用試驗均為陽性;能迅速分解尿素;V-P試驗、吲哚試驗均為陰性;能發酵葡萄糖、蔗糖產酸產氣;不發酵乳糖、棉子糖、鼠李糖、山梨醇、甘露醇、阿拉伯糖。符合奇異變形桿菌的特性。

4.4 藥敏試驗 采用常規紙片法進行測定。藥敏紙片為上海市醫學化驗所和北京天壇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產品。判斷結果是:鏈球菌對青霉素、鏈霉素、紅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環素、氨芐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強力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氯潔霉素、磺胺+TMP、磺胺甲基乙唑、螺旋霉素、新生霉素、多粘菌素耐藥;對壯觀霉素、去甲萬古霉素、利福平敏感;對先鋒霉素、頭孢氨芐中敏;對環丙沙星、氧氟沙星、氟哌酸高敏。奇異變形桿菌對青霉素、鏈霉素、紅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環素、氨芐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強力霉素、氯潔霉素、磺胺+TMP、磺胺甲基乙唑、螺旋霉素、新生霉素、多粘菌素、壯觀霉素、去甲萬古霉素、利福平、先鋒霉素、頭孢氨芐耐藥;對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氟哌酸中敏;對環丙沙星、氧氟沙星高敏。

4.5 致病力試驗 取15~20g體重的小鼠9只分為3組,每組3只。第1組注射37℃、48h培養的鏈球菌胰蛋白胨磷酸鹽肉湯培養物0.3ml/只;第2組注射37℃、24h培養的奇異變形桿菌普通肉湯培養物0.3 ml/只;第3組注射無菌生理鹽水0.3 ml/只。結果第1組在50h內全部死亡,第2組在120h內死亡2只。從死亡鼠體內均回收到接種菌。對照組健活。

5 防治方法

5.1 對羊舍內的糞便及其他污物等及時進行清理,采用消特靈對舍內、水槽、料槽及其他有關用具進行噴灑消毒或浸泡消毒。

5.2 隔離病羊,分群治療。飲水中加入適量口服補液鹽,2次/日,連用4~5天,其他時間飲清水。對尚有食欲的病羊肌肉注射恩諾沙星注射液按千克體重2.5 mg,安痛定10~20ml,分別肌肉注射,2次/日,連用3~4天;同時按體格大小灌服清肺散100~150g,連用3次。對食欲較差、病情嚴重的羊只,靜脈輸液:每只10%葡萄糖100 ml、維生素C 10 ml、地塞米松5 mg(孕羊禁用),混合1次靜脈滴注,0.2%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靜脈滴注,連用3~4次,必要時按體重計算改用恩諾沙星注射液鞏固治療2~3天;同時千金葦莖湯加減(蘆根30g、生苡仁30 g、冬瓜仁10g、桔梗10g、金銀花10g、魚腥草15g?、黃芩10 g、桃仁10g、梔子10g?、知母10g、甘草10g),為末,每只100~150g,開水沖調,候溫1次灌服,1劑/日,連用3~4劑。體溫高者肌肉注射10%安乃近10~20 ml/只。

5.3 應用藥物結束后,以每只羊計算在飼料中拌入健胃散120g,大黃蘇打片2g(0.25g×8片),1次/日,連用3天。
經采取上述措施7天后,病羊全部得到康復。同時將所有羊只轉入新圈舍后,再未出現新發病例。

6 小結與討論

6.1 根據發病情況調查、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并經實驗室診斷證實,本次發病是鏈球菌和變形桿菌混合感染所致。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采用敏感藥物治療,同時采用強心補液,調整胃腸功能,加強飼養管理和衛生消毒等措施,控制了該病的進一步發展,治療效果好。

6.2 鏈球菌和變形桿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致病性鏈球菌可引起多種動物的疾病,如化膿性關節炎、乳房炎、肺炎、子宮內膜炎等。變形桿菌一般情況下不易致病,但在特殊條件下可使動物發病。同時,從藥敏試驗結果看出,一般藥物對這兩種菌都不敏感,耐藥譜比較廣。因此,對這兩種菌所致的疾病應引起高度重視。

6.3 分析本次發病原因認為,長途運輸應激和機體抵抗力下降是造成發病的主要原因。鏈球菌和變形桿菌又是環境中的常在菌,在機體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下極易造成感染發病。根據發病原因,在進行對癥治療的同時,加強飼養管理,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在防止疾病的進一步發生和促進疾病痊愈上顯得更為重要。
 
 
更多>同類信息

最近更新
圖文信息
推薦閱讀
網站首頁  |  在線充值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違規舉報
 
琪琪午夜色,久久偷拍人,黄色一区二区,jizz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