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雙口吸蟲病是由前后盤科的多種吸蟲所引起的疾病,也稱前后盤吸蟲病。成蟲寄生于羊的瘤胃和網胃壁上,危害不大,但童蟲在發育過程中移行于真胃、小腸、膽管和膽囊中,可造成嚴重的疾病,甚至導致病羊死亡。本病主要發生在夏秋兩季,淡水螺是該病病原物吸蟲的中間宿主?! ?br />
一、羊雙口吸蟲病癥狀
主要是童蟲在羊真胃、小腸、膽管和膽囊等處移行時破壞組織器官而表現明顯的癥狀,可引起各組織臟器出血、炎癥、壞死等。病羊主要表現為頑固性下痢,糞便呈粥樣或水樣,常有腥臭味。病羊食欲減退,精神委頓,消瘦,體弱無力。病程拖長后,病羊逐漸消瘦,高度貧血,頜下水腫,黏膜蒼白,血液稀薄,最后病羊極度消瘦,臥地不起,最終衰竭死亡?! ?br />
二、羊雙口吸蟲病預防
(1) 定期驅蟲,北方可在每年春、秋季各驅蟲1次,南方地區因常年放牧,每年可驅蟲3次?! ?br />
(2) 滅螺:可用1∶50000的硫酸銅溶液或20%氨水滅螺;也可飼養水禽來滅螺?! ?br />
(3) 加強飼養管理,注意飲水衛生。選擇高燥處放牧?! ?br />
三、羊雙口吸蟲病治療
(1) 氯硝柳胺:每公斤羊體重用75~80毫克,一次口服,驅除真胃及小腸內的童蟲。
(2) 硫雙二氯酚:每公斤羊體重用75~80毫克,一次口服,驅除成蟲效果較好?! ?br />
(3)溴羥替苯胺:每公斤羊體重用65毫克,一次口服,對驅除成蟲、童蟲均有較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