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對羊群的飼養和管理
首先要保證羊只日糧的足量供給和全價營養,充分發揮機體的抗病能力。其次加強管理,保管好飼料,防止被污染,不要到低洼潮濕的地方放牧或飲水,也不要到這些地方割青草喂羊;羊舍應保持干燥、光線充足,通風良好,飼養密度要合理,防止過于擁擠;羊舍和運動場應勤打掃、勤換墊料,垃圾和糞便進行發酵處理。
二、驅蟲
寄生蟲病和傳染病一樣,治療時花費較大,且有些寄生蟲病治愈很不容易,甚至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要減少羊寄生蟲病造成的損失,關鍵是根據本地區寄生蟲病的流行規律,加大對寄生蟲病預防的投入,在寄生蟲發病季節到來之前,合理使用藥物,對羊只進行驅蟲預防,以防止發病。
定期驅蟲應把握的時機和方法:一是羊體內寄生蟲預防驅蟲,堅持每年春天3-4月份和初冬10-11月份2次全群集中驅蟲,保證羊只的增膘復壯和安全越冬。此外,在水草豐茂前的6-7月加強用藥1次,保證有效地控制寄生蟲對羊只的危害。
二是羊體外寄生蟲預防驅蟲,體外寄生蟲主要防制疥螨、癢螨、蚤、蜱等。健康羊只可在每年3-4月份和10-11月份進行2次藥??; 對個別患病羊只,用高于全群藥浴濃度的藥液及時處理,使其不至傳染全群。
三是對轉群前、分娩前后、配種前和斷奶時的羊只也要進行預防驅蟲。配種前驅蟲,有利于 母羊懷胎和防止寄生蟲引起流產;分娩前驅蟲,注意用藥計量準確,一般按常用量的2/3給藥,產前15~20天、產后21~28天各驅蟲1次;斷奶時驅蟲一般在斷奶前后20天各驅蟲1次;種公畜在4、6、8、10月份各驅蟲1次。
三、合理有效地使用驅蟲藥
在組織大規模定期性驅蟲、殺蟲工作時,應先作小群試驗,在取得經驗之后,再全面開展,確保群體用藥安全、經濟、有效并提高驅蟲效果。在選擇藥物時,應考慮安全有效、成本低廉和使用方便。體內驅蟲用藥前要停食或早晨空腹投藥,用藥時飲水中加速溶多維,減少應激。對患病的羊只可暫不驅蟲,待康復后再驅蟲。

羊群藥浴
四、加強對患寄生蟲病羊只的治療
對患病羊進行治療,可使病羊盡快恢復健康,將蟲體驅出體外,抑制寄生蟲的繁殖,殺死病原體,防止病源擴散。羊患寄生蟲病主要表現消瘦、貧血、黃疸、水腫、營養不良、發育受阻和消化障礙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癥狀,結合流行病學和尸體剖檢變化一般可做出初步診斷,必要時可使用實驗室診斷的方法,檢查糞便中的蟲卵和幼蟲,以便確診。治療時,根據羊的體質、病情和寄生蟲的生物學特性等,采取不同的方法及早進行驅蟲和殺蟲,要在對癥治療、加強護理、提高病羊抵抗力的基礎上,應用各種驅蟲或殺蟲藥物。另外,對于某些直接接觸感染的寄生蟲病,還應將病畜進行隔離治療。
五、注意飲水衛生
寄生蟲的感染因素常常污染水源,有些中間宿主還生存于水中,因此,不良的飲水往往是寄生蟲病的感染來源。羊的飲水最好是自來水和井水,其次是流動的河水。注意不要使用不流動的池塘、坑、沼澤地、稻田、小溪和水渠等處的水源作為羊的飲水。
六、做好糞便的無害化處理
患寄生蟲病羊只的糞便中常常有很多寄生蟲卵、幼蟲和卵囊等,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污染草料、飲水,使寄生蟲病傳播范圍擴大。因此,要對羊的糞便,尤其是患寄生蟲病的羊只和羊群投驅蟲藥后7天內所排糞便進行收集,運送到指定的地 點進行堆積發酵,利用糞便發酵產生的生物熱,殺死寄生蟲的蟲卵、幼蟲和蟲囊。
具體方法是:把糞便堆成堆,外用10厘米泥土糊好,再用塑料膜封死,發酵1個月后方可開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