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疽性乳房炎為急性地方性傳染病,又稱傳染性乳房炎。綿羊和山羊均可發生,常感染一半乳房,主要發生在產羔后1—2個月,并在2—3個月內形成廣泛的傳播,隨著哺乳期的結束而停止發生,發生率占哺乳羊群的10%以上,死亡率可達50—70%。我們在門診遇到一農戶飼養的產奶山羊發生了此病,現將診治情況報告如下:
1、臨床癥狀
病羊精神沉郁,體溫升高達41℃,呼吸和脈搏加快(分別在25次/分和90次/分),無食欲,不讓羔羊接近吮奶,步態僵直或顯著跛行,觸診乳房發熱,疼痛,高度腫脹。乳房分泌物呈紅色至黑紅色,帶惡臭味。一只較重病羊已不能站立,呼吸喘促。乳房已開始壞疽,乳房皮膚變成褐色,觸診冰冷。
2、病理變化
乳房小葉間和皮下結締組織浸潤,乳腺管擴張,充滿白黃色凝結成塊的滲出物。切面呈大理石狀。乳房淋巴結腫脹,切面濕潤。乳房濕性壞疽部分變藍變黑,質軟,且有惡臭。除肺見深紅色炎性變化外。其余臟器未見明顯變化。
3、細菌學檢驗
用病死羊壞疽乳房切面的膿汁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見少量單獨和成雙成蔟存在的藍紫色葡萄狀球菌。
4、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病理變化、細菌學檢驗檢出葡萄球菌診斷為壞疽性乳房炎
5、防治方法
5.1 治療:我們用3%環丙沙星注射液30ml乳區灌注,同時配合用青霉素80萬單位、鏈霉素100單位進行肌肉注射,每日兩次,連用5天病羊康復。
5.2 預防:對分娩后的羊舍要徹底清掃,并用20%的新鮮石灰乳進行消毒。如發現病羊要迅速隔離及時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