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羊初期體溫40℃以上,呈稽留熱。精神委靡,食欲減退,迅速消瘦,呼吸急促,咳嗽,流膿性鼻涕。眼結膜蒼白并輕度黃染,體表淋巴結腫大,尤以肩前淋巴結腫大最為明顯。頭、臉部發生水腫,排血尿。
二、病變
剖檢?。ㄋ溃┭?0只,血液極度稀薄、凝固不全,心包液增多,心外膜及心冠脂肪出血;全身淋巴結腫大、充血、出血;肝腫大呈淡黃色;腎臟呈黑褐色;胸腹腔內有大量淡黃色液體;肺與胸膜粘連,粘連處有白色膠性浸潤,肺組織膨脹、質硬,有大小不等的病變區,病變突出肺表面,呈紅色、灰黃色,切面呈大理石樣。
三、診斷
采集發熱病羊的耳緣靜脈血涂片,姬姆薩染色鏡檢,見紅細胞內有圓形、橢圓形的蟲體,原生質呈淡藍色,染色質呈暗紅色,且居于一端。采取病變的肺組織、淋巴結、胸腔滲出液涂片,姬姆薩染色鏡檢,發現呈環狀、絲狀等多形態的淡紫色菌體。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確診為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并發焦蟲病。

四、防治方法
⑴病羊與健康羊分欄飼養,病羊每公斤體重用血蟲凈5毫克深部肌注,連用3天,健康羊肌注1次。用藥2天后停止排血尿。
⑵有咳嗽、流涕癥狀的山羊按兩倍治療量肌注氟苯尼考,隔天再按治療量注射1次,健康羊按治療量注射1次。
⑶取麻黃、杏仁、蘆根、茅根、黃芩、銀花各70克,魚腥草、蒼耳子、枇杷葉、一枝黃花、甘草各50克,加水500毫升煮至300毫升,早晚各水煎1次,候溫灌服,每天1劑,連用3天。經以上用藥3天后,除3只重癥羊死亡外,其余病羊明顯好轉,7天后逐漸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