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生老病死、命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花也有其花謝花開,任何事物都有其運行規律。
根據市場規律,沒有什么東西一直漲,也沒有什么東西一直跌。就連我們這兩年農民叫苦不迭的玉米價格也不會一直跌,相信近兩年也許會觸底大漲!豬價經歷了十幾年的市場運行、自我調整和修復,逐漸有了“豬周期”,牛羊價格行情雖然起步、市場化較晚,但是其運行規律同樣會大致符合市場運行規律。
養羊價格行情經歷了2014-2016年三年的持續下跌,2017年養羊價格行情上漲的可能性比較大,逐漸走出三跌一漲的市場規律已經出現“三缺一”特征!也許漲幅雖然不抵2013年的王炸那么劇烈,但是四張7或四張8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拭目以待吧!
總體養羊價格行情規律
在2016年8、9月份,幾乎百分之百的人都悲觀的認為,即將到來的秋天羊價難漲,就連春節也估計也難有作為,但是受九月份養殖戶拋售,活羊集中出欄及后又大量的肉羊已經出欄,羊源開始收緊,羊價也開始上漲,羊肉價格到了十、十一月份已經開始直線上漲,并一直延續至今。
部分主產區開始下雪,交通不暢更是讓羊價進一步高歌猛進,甚至部分地區出現了每天0.3元/斤的漲幅,但是養殖戶卻無羊可售了。到了十二月份,羊價基本維持十一月份的高位,部分地區羊價依然在持續上漲。
市場依然按照自身規律運行,與大家的情緒無關,甚至有時是逆向的,羊價恰恰在大家最悲觀、堅持不下去大量出欄的時候,羊價卻止跌反彈了。
季節條件和消費習慣的規律
我國羊肉消費的季節性較強,秋冬季一直都是羊肉消費最主要的時間區間,近兩年夏季羊肉消費也開始有所增長,但仍遠遠低于秋冬季節,而春季則一直都是羊肉生產和消費淡季,所以羊肉價格在上半年和下半年一直都有著較大的差距。
羊業市場的交易量長期以來一直都是都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上半年交易量較小,下半年交易量大,2016年由于旱災、進口等因素則部分影響到了羊業市場,但最主要的是影響價格,在交易量方面,并未打破之前的規律,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市場規律的作用。
以此看來,羊價由于消費習慣的帶動、交易量的影響,下半年明顯高于上半年已形成規律,“前低后高”的趨勢明顯。所以在如果羊價不高,又明顯處于消費淡季的時候不要過于焦躁,反而應該靜下來提高自己的養殖技術和水平,有機會多接觸接觸人拓寬銷路,不至于羊價上漲了才“拎著磨槍”!
價值、成本與經濟原理規律
這個規律稍微有些偏離主題,但相信一樣會對你的決定有所幫助。
就入市和擴大時機方面,羊價在較低迷的時候,基本上也是買羊成本較低的時候,換句話說就是成本風險較小。“低入低出”可能會賠,但賠的幅度應該也不大;“低入平出”,應該可以小賺;如果趕上價格大幅上漲而“低入高出”,大賺也是有可能的。
試想,如果在2016年7-8月羊價最低的時候低入,育肥幾個月時在年底高出,這種逆勢的做法符合了季節與消費習慣的趨勢,如果再趕山“三跌一漲”的大趨勢,那么賺錢是自然的。
有人會說了,7、8月的價格那么低迷,誰敢那!但是賺錢的人永遠大致復合“二八定律”,膽大的人才能抓住機會、膽大的人才能果斷決定。當然這里也要提醒各位羊友,膽大還需理性,要充分考慮大趨勢、小趨勢及自身資金、技術實力等因素;
就目前而言,羊肉作為大家消費的主要肉食品之一,而且消費量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所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就是受累于國家經濟影響的消費能力。雖然我們經常能在烤串、涮肉、羊蝎子火鍋店等地方看到熱鬧的消費場面,但消費群比畢竟少數,絕大多數、尤其農村鄉鎮的消費次數、消費金額仍然很弱。而有條件消費的一、二線城市群體消費已經穩定或飽和,增量主要在三線和鄉鎮、農村市場,這個市場如果難以突破,消費量受到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在此,也呼吁國家和政府能給三線城市、鄉鎮、農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高收入水平,在改善環境、回歸藍天白云的同時考慮一下經濟的發展。
